图片
你有过求人办事的经历吗?在很多人眼里,这是件大难事,热脸贴冷屁股不说,经常事儿也办不成。聪明人求人办事,从不低声下气,而是居高临下。不受气,事儿也更容易成。01
前阵子电影版《长安的荔枝》一上映,口碑直接盖过了之前的剧版。
主角李善德,本是长安上林署里一个不起眼的九品小官。
可一场阴谋,让他的人生彻底转向。
杨贵妃想吃荔枝,皇帝下旨要在贵妃生辰那天,把几千里外岭南的新鲜荔枝给运到长安。
要知道荔枝摘下来一日色变、三日味变,那个年代又没有冷藏设备,这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。
各部门互相推诿,最后落到上林署。上林署的官员们也不敢接,便盯上了老实的李善德。
他们把任命文书里 “荔枝鲜” 的 “鲜” 字,用贴黄改成 “煎” 字,又设局灌醉李善德骗他签字。
等李善德酒醒发现时,已百口莫辩,只能硬接下这差事。
图片
但没想到,这个“死差”竟被他“办活”了,成功将荔枝运到了长安。
很多人认为他的成功得益于执着,但在我看来是觉醒。——不再任人拿捏,开始掌握主动权。
这份觉醒,从解决第一个难题时就已埋下伏笔。
要去岭南运荔枝,首先得有钱。
李善德便找到刘署令要三十贯差旅费,刘署令直接大怒,让他去找户部。
以往面对刘署令,李善德都是毕恭毕敬的,可这次横竖是闯鬼门关,也就豁出去了。
他一改唯唯诺诺的常态,硬气地指着皇帝敕牒说:
“这事是落在咱上林署的,您推荐我去干,字都签在这儿了。
按规矩就该先从上林署支取费用,后续再报销。”
见刘署令还想发作,李善德直接挑明:“您不给钱不要紧,别耽误了圣人的差遣。
不摆求人的低姿态,而是抓住事情本身的重要性,用 “皇帝的任务” 让对方无法推脱。
刘署令再不情愿,也只能硬调出三十贯。
02
众所周知,诸葛亮多谋善断,更善于用辩论掌握主动,哪怕是求人办事,也从不落下风。
东汉末年,曹操大军压境,刘备势单力薄,唯有联合东吴才能自保。
此时的孙权坐拥十万精兵和长江天险,早已料到诸葛亮会来求援,正等着看他哀求。
换做常人恐怕早已放下身段苦苦相求,但诸葛亮见面便说:
“如今曹操平定北方,正挥师荆州,将军若有实力抗衡,便该趁早与他断交。”
只字不提联合抗曹的请求。
图片
因为他深知孙权心高气傲,绝不会甘心屈居人下,故意用强硬的态度,激起他的自尊心。
果然,孙权反问:“那刘备为何不投降?”
诸葛亮顺势搬出齐王田横忠义不屈的典故,再抬出刘备的身份气节:“我主麾下贤才云集,怎会向强权低头?”
既显刘备气节,又暗劝孙权莫失风骨。
见孙权已有联合之意,却仍顾虑曹军实力,诸葛亮再以 “居高临下” 的视角剖析局势:
“曹军远途奔袭,已是强弩之末;北方士兵不习水战,荆州百姓心有不服。
将军若与我军联手,定能击溃曹军,形成三分天下之势。
这等机会,岂能错过?”
字字句句都站在 “互利共赢” 的高度,而非 “刘备求孙权帮忙” 的卑微姿态。
最终,孙权下定决心联刘抗曹,成就了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。
03
鬼谷子有言:“未见形,圆以道之;既见形,方以事之。”
也就是说,在对方态度不明时,用格局引导方向;目标清晰后,用规则推动执行。
求人办事的核心,从来不是放低姿态去 “求”,而是找到更高层面的共识。
或是不可推卸的责任,或是共赢的利益,亦或是必须完成的目标。
与其把自己摆在低声下气的低位,等人大发慈悲;不如站在居高临下的高位,掌握主动权。
这不是端架子,而是从 “我在求你” 的弱势中抽离出来,换个更高的角度琢磨问题、处理事情。
不求人而事自成,这才是求人办事的上上之策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启运配资-国家允许的配资平台-配资门户论坛-最新股票配资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